《海角七號》電影宣傳)

 

很久沒走進戲院好好支持台灣國片,上星期回國後,就被老婆硬拖去陪看最近廣受討論的《海角七號》(Cape No.7)一片。原本心不甘情不願的我,心想八成又是地雷爛片,但上網爬了一下資訊後,發覺原來是魏德聖導演的新片,所幸「捨命陪夫人」;誰知看完之後,心中卻是充滿無比感動,很久沒看到讓我又哭又笑、既爆笑又感動的台灣國片,值得推薦!

 


 

台灣新生代導演中,我很喜歡張作驥、易智言與魏德聖等人,第一次認識魏導,是網路上流傳一時的《賽德克巴萊」(Seediq Bale)短片,此乃其自籌250萬台幣所拍攝的試拍片,同樣是描述台灣日治時代賽德克族首領莫那魯道發起的「霧社事件」,魏導嘗試跳脫傳統漢人或日本人觀點,改從賽德克族人的視角切入,短短五分鐘的片子,精彩程度甚至更勝於於台灣公共電視的《風中緋纓》連續劇。

 

 

 

我原本相當期待《賽德克巴萊》能夠真正拍成電影,不過卻因製作團隊資金等種種因素至今未能如願,就現實觀點而言,花大錢投資在不能回本的理想上或許「阿Q」(精神安慰);然而,身為一位真正藝術家,擁抱理想、熱情投入的精神並不會受這些資本銅臭味所抹滅,如今耗資5000萬拍攝的《海角七號》雖仍舊未回本國內票房佳績、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首獎、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與東京海洋電影展百萬首獎,也足以替魏導扳回顏面,而《海角七號》片中主角們的音樂夢想,又何嘗不是魏導的人生寫照!

 

 

 


(《賽德克
巴萊》宣傳)

 

 

 

整體而言,《海角七號》在網路上是評價兩極的國片,也許從藝術片影評人角度而言,未必是好片!或許就搖滾音樂客的觀點來看,不能稱的上是搖滾!站在商業鉅片的利益觀之,亦非純然商業!我不是專業影評人,也不是因為現實利益而放棄夢想的人,就搖滾樂而言,我也只是個半弔子的入門愛樂者,但我還是必須說我很喜歡「海角七號」!

 

 

 

這部片的成功,是用融合商業片、文藝片的手法去呈現台灣的多元文化,年輕人、搖滾客,與國寶月琴手的音樂夢想,台灣草根文化(地方代表、台語、檳榔、在地樂團、月琴)與菁英文化(飯店老闆、國外偶像、舒伯特名曲野玫瑰)之間的妥協與融合,傳統(恆春古城、月琴)與現代(度假飯店、搖滾)的交雜,再用兩個世代的戀愛故事作為引子串連,於是六十年前台灣日治時代結束,師生戀被迫分隔兩地的遺憾、六十年後七封找不到舊地址的情書,以及不被看好組成樂團的恆春七個小人物、兩個世代的友子(Tomoko,片中女主角名)的戀愛情境轉移,譜出國境之南「海角七號」的動人故事與樂章。

 

 

 


《海角七號》電影劇照)

 

 

 

再者,片中也觸發許多讓我思考的現實議題,好比民意代表與飯店老闆的對話值得令人反思:「為什麼恆春人年輕人總要出外打拼而不留在家鄉?」(鄉下人口外移問題)、「為什麼我們在地人不能好好欣賞美景,而是要花錢到度假飯店才看得到?」(自然生態與商業利益的博奕)、「為什麼墾丁辦音樂祭總要請外國歌手而不是在地樂團?」(本土化與國際化的衝擊)。由於每個人看到的觀點不同,細節部分便留待大家進戲院欣賞。

 

 

 


《海角七號》樂團成員

 

 

 

順帶一提,片中樂團成員的安排也很巧妙,飾演機車黑手的水蛙,為前濁水溪公社鼓手、前夾子電動大樂隊主唱小應(應蔚民);飾演外表火爆、內心脆弱的警察勞馬,乃創作歌手民雄,前糯米團主唱馬念先則大改過去形象,飾演熱血小米酒推銷員馬拉桑,一句「恁爸係國寶」竄紅的月琴手國寶茂伯,其實是台灣北管國寶林宗仁,這幾位實際上在台灣樂壇「不得志」的歌手,與片中樂團主唱范逸臣成強烈對比,但就另一角度而言,范逸臣在片中飾演從台北回鄉下的失意樂團歌手阿嘉,或許也是自己在偶像歌手背後的寫照。

 

 

 

話不多說,2008年夏季尾聲,請隨魏德聖導演與《海角七號》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夢想!

 

 

 

相關連結

 

《海角七號》電影官方部落格

 

 

 

《海角七號》電影預告

 


 

 

 

《賽德克巴萊》短片

 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hrim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