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Thomas Kuhn1962年出版的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(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)一書,可說是影響20世紀中期以降當代思潮的經典著作之一,並廣受讀者的贊同與批評,本書除顛覆科學史學與科學哲學的傳統外,更深刻影響政治學、社會學等一般科學領域。

 

近代物理學家Newton曾言其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其成就,如同科學哲學家Karl Popper「科學知識進化論」觀點,科學乃奠基在前人的腳步,不斷累積進步,然而按照Thomas Kuhn的觀點,科學乃透過「革命」而演進。依循Kuhn論述的脈絡,科學革命歷程可簡約為一套:「舊有典範\常態科學→異常現象\危機到來→科學革命\典範轉移→新式典範\常態科學→舊有……」週而復始的循環,而非單向線性積累。

 


進一步而言,「常態科學」(Normal science)係指某科學社群中的科學家,以某個「典範」(Paradigm)為基礎所從事的研究,亦即在典範的指導下開拓知識、進行解謎,並不斷接受「異例」(Anomalies 的挑戰,換言之,常態科學的性質不在於挑戰既有理論,反倒是捍衛固有觀點;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化廣化、異例日益增加、科學技術日新月異,舊有典範不敷使用 時,便意謂著舊有典範危機的到來,科學革命展開契機,致使新式典範嶄露頭角、躍升主流,新一代年輕有為的科學家遂而「改宗」(Conversion),因此「典範轉移」被視為「科學革命」。

 

Kuhn「革命性」觀點的邏輯來看,主因乃在於新、舊典範間「不可共量性」(Incommensurability)的差異,科學革命前後的典範必有不可溝通處,亦即不同典範中看事物的觀點有全面性的更換,Kuhn稱之為「(視覺格式塔轉換」(Gestalt-switch),簡言之,即是從一個理論的世界轉變到另一個世界,兩個世界存有不同的世界觀,不同世界觀下的科學不能進行是非或優劣之比較。

 

然而,Kuhn的思維脈絡並非無懈可擊,其最大矛盾之處如同「結構論」(人被典範、結構制約)者之論述。簡言之,倘若在常態科學下,並不會有異例能挑戰成功(亦即典範轉移),甚至不會有異例的存在,其原因在於科學家在其典範制約之下,可以決定什麼是異例、什麼不是異例,甚至可進一步說是忽略、排除、包裝異例成為非異例。如同深信風水命理者,即便算命術士講的東西並未相關,但是信奉者還是會建構出一套合理解釋,進而聲稱命理師鐵口直斷。

 

其次,Kuhn著作問世後,讚賞聲不斷之餘仍飽受廣大批評,諸如典範概念的含糊不清、典範不可共量等問題,以致Kuhn之後提出「科學基體」(Disciplinary matrix)概念補充「典範」之不足,並認為典範間並非「完全不可共量」,而是「不完全可共量」。撇開科學基體不談,典範間「不完全可共量」其實正意謂著不同典範間仍有共量的空間,倘若典範間有共量的空間,Kuhn正巧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,迫使其論述前後有所矛盾。

 

平心而論,我不否認Kuhn常態科學科學革命概念在自然科學領域中非常具解釋力;然而反觀社會科學,我從不認為有一個「常態科學」存在。換言之,社會科學沒有承平時代,僅有百家爭鳴時期,亦即社會科學並不存在科學革命的問題,而只是「隨波逐流」的現象,而這也正是為何Kuhn著作廣受社會、人文科學探討,反倒自然科學領域讀者較少著墨。

 

以兩岸關係研究為例,「國家中心」與「社會中心」可被視為兩種不同的典範(甚至僅能稱之為處於「前典範」時期的典範),過往兩岸軍事對峙時期,國家中心典範 當道,而現今兩岸經濟社會交流融合,社會中心反而抬頭,這是因為外部環境轉變致使越來越多研究者採取社會中心論,故此乃大勢所趨而非經由理論推翻或科學革 命導致。相較於天文學、物理學,外在客觀環境事實多數於亙古不變,自古地球乃自轉且繞太陽公轉,受世俗宗教觀影響,因此有托勒密地心說,然隨著科技的進 步,地心說無法進一步解謎,而有哥白尼日心說,並成為新典範的常態科學,影響至今。

 

有鑑於此,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最大的差異,在於社會科學多半乃因外部環境改變而使新典範產生,而非固有典範之缺陷,又如工業化前,社會大眾與科學家們根本不會去注意機器生產與人力資本間的關係。回歸最初論述,我始終認為社會科學中並不存在常態科學、典範轉移或科學革命問題,而是隨著時代的洪流產生不同的研究典範,或許這些新舊典範如同Kuhn所述不含優勝劣敗問題,但我並不認同舊典範定會產生「邊緣化」,抑或其固有論述有所問題,畢竟社會中心的研究方式,未必能解決國家中心之謎,因此我認為社會科學家乃隨波逐流運用這些不同的典範,跟著時代潮流衍生不同研究典範,進而研究新興議題。

 

相關連結:aNobii參考書訊(英文版中文版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hrim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