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幾天前收到的火鍋店廣告單,看完令我狂笑不止,除了用中文標示英文讀音錯誤之外,英文也有幾個錯字,看得出來嗎?

 

「玩餐城,學英語」標題可能言過其實,無論玩哪款英文遊戲,未必能「學好」英語,但卻多少能「學到」英文,如果你玩過餐廳城市(Restaurant City),想必能答出上述問題。有鑑部分網友自嘆英文苦手,難玩餐城等英語介面遊戲,激發我寫這篇文章,傳達「語言,不是門檻!」及「遊戲,也可學習!」兩概念,顛覆對遊戲的主流認知,並讓玩家面對外文遊戲時,勇於挑戰、輕鬆上手!

 

語言,不是門檻!

寫了一系列餐城文章,部分網友表示英文程度不佳,不懂遊戲操作,無論是否為謙虛之詞,我向來不喜歡這種說法。畢竟,語言不是國際觀有無的評判標準,也不是瞧不起人的工具,更不是拿來瞧不起自己!我常想:為什麼我們常把英文程度不佳掛在嘴邊,卻不願承認自己陰莖或胸部小?

 

上篇寫台灣瘋開心農民(場)現象,網友伊賀上忍也附和「我也問過很多朋友既然開心農場這麼爛為何不玩別的呢?很意外的還蠻多人跟我說:其他種菜的遊戲都英文看不懂啊」語言成了玩家不願投入的因素,但語言真是遊戲門檻嗎?

 

從我遊戲經驗關察,一款遊戲性強,或是老少咸宜的遊戲,語言門檻不損玩家遊戲興致,因為圖像、符號、音樂沒有隔閡,以餐城為例,你可能不知道Redecorate是重新裝潢,但你看到鐵鎚按鈕,自然會想到敲敲打打,進而聯想到裝潢,又好比看到CD圖示會想到音樂。道理如同人們懂得看圖會意,或者明明聽不懂外文歌詞,卻能隨好聽的旋律而搖擺哼唱一樣,若進而引發興趣,自然會去探究歌詞內涵。

 

再者,即使教學文字或操作指令看不懂,也無傷大雅,因為現在遊戲多半會有圖片或動畫輔助說明,就像買新東西看說明書時,普遍大眾不想逐字逐句看,或者沒有中文說明,這時候圖片就成了好幫手,看圖片也能略知一二,嚴謹者可能去查不懂的字,避免操作出錯,較為隨性者,可能就自行摸索。同理,玩餐城時,你可能不知道鮪魚叫Tuna,但看到鮪魚的圖片,應該知道那是什麼吧?況且都能上網玩遊戲了,總該知道利用網路查意思吧?

 

以我前陣子在玩DQ9為例,日文對話我不懂,但看遊戲動畫,劇情也能瞭解七成以上,遊戲指令摸個幾次就上手,主線攻略輕鬆過關,支線任務或其他攻略則上網搜索。舉個更簡單的例子,我們會因為不懂剪刀、石頭、布的他國語言,而沒辦法跟外國朋友猜拳嗎?會因為不懂撲克牌花色的說法而不能上牌桌嗎?

 

語言不是遊戲的門檻,自己的心態才是隔閡的主因,多給自己幾次摸索機會,換得無限遊戲樂趣!

 

遊戲,也可學習!

當我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,遊戲是生活的重心,同時也是學習的主要來源,樂高不只是積木堆疊,也在激發我們的創意,紙上大富翁遊戲則讓我們學習計算。伴隨我們慢慢長大,學習的主要來源逐漸僵化,被限縮在書本或知識權威框架中,遊戲則淪為找樂子的工具,甚至還會被師長或主流價值觀認為不長進;然而,這些主流價值對嗎?踩地雷不用花腦筋思考唷?彈珠台不能訓練反應嗎?

 

記得某次與職業玩家對談,其工作是幫人代練、販賣寶物並兼作外掛程式,我很納悶為何有人願當台幣戰士,花大錢請人用外掛代練,討論結果不外乎沒時間或不想投入,但卻希望享受給人秒殺的快感。我非常不認同這行為,這感覺就如同把錢砸在酒店小姐身上,只想滿足自己當大爺的虛榮心。

 

我相信很多人認為遊戲只是「找樂子」,其實只對了一半,遊戲不光是樂趣,同時也是在刺激思考、訓練反應、考驗耐心,甚至還是在挑戰自己。請人代練無法體會過程的艱辛,這類人處事態度多半只願坐享其成,如果是利用金手指或外掛程式,瞬間達成關卡,遊戲還有何樂趣可言?人生就像是挑戰自己的角色扮演(RPG)遊戲,倘若連虛擬遊戲都投機取巧,其真實人生可想而知!

 

玩餐城也是一樣,經營之道考驗玩家智慧,裝潢旨在激發創意,如同我一開始所言,玩遊戲未必能「學好」英語,卻多少能「學到」英語,從我們學英語的切身經歷,一定有不少人是死背單字,或讀教科書中死硬的文法,很少人是從生活中摸索學習,英文最重要的是「語感」,訓練首推聽力,其次是閱讀,如果能用玩的學習,我相信過程輕鬆且充滿樂趣。

 

以台灣教科書標準而言,餐城中英文多屬國中程度,不懂也無須感到羞恥,透過與遊戲朝夕相處,當你玩(看)多了,自然會記得這些字的意思,好比說Pork是指豬肉,另外,也可能因答錯每日問答加深印象,甚至能學到其他常識,譬如你知道沙朗(Sirloin)取自牛的哪個部位嗎?蕃茄是水果還是蔬菜呢?

 

玩遊戲、玩智慧、玩人生!換個心境,你可以從遊戲中學到很多!

 

這是廣告單的另一部份,中文標示英文讀音仍舊出錯,但最妙的是米克斯(Mix),讓我想到混種貓狗X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hrim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