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網,打從其前身校內網時代,便開始斷斷續續使用,基本上就是Facebook的中國版,如出一轍。外國網站到了中國幾乎都有他自己的翻版,FB之於人人網,twitter之於飯否。
近期因作家平路〈陸生眼裡的「孤島」?〉一文被轉載探討,於是找來中國留學生蔡博藝〈孤島與高牆〉原文拜讀,乍看其言下之意,彷彿台灣年輕人使用FB,只侷限關心朋友生日或家中阿貓阿狗瑣事,獨居角落、孤芳自賞;反之中國大陸年輕世代上人人網,均是求知若渴,心嚮齊家治國平天下。
使用人人網與中國網站的經驗顯示,多數中國年輕世代,一樣會分享吃了什麼、到哪去玩、生活近照、有趣圖片或影片,透過照片、簡短的文字交代最近的生活小事或婚喪喜慶類大事,也關心iphone 5、ipad mini等3C數位產品,更遑論那些關注藝人微薄的廣大粉絲。當然,裡頭確實有不少實用的留學資訊、藝文分享、有見地的文章,也不乏高倡釣魚台是中國領土的憤青在關心國家大事。
同理,在FB的小宇宙裡,除了彼此分享生活小事外,同樣也可以瀏覽菁英們自認高水準的CNN、BBC、NHK、WSJ、TIME、HBR、The Economist、Science、Reader’s Digest、National Geographic,有創意有想法的TED,或在台灣還算能看的天下、遠見及商周。此外,舉凡大眾旅遊、音樂、美食、留學、給研究生的資訊等,皆可找到對應社群,且社群之多、語言之廣,端看個人如何利用。話說近期人氣低迷的馬英九總統,還有140萬多個like。
除了文化交流瞎子摸象、多元社會自由選擇探討外,最重要的是,別忘了這只是社交平台!
先了解FB的主要功能
「Facebook是一個聯繫朋友、工作伙伴、同學或其它社交圈之間的社交工具。你可以利用Facebook與朋友保持密切聯絡,無限量地上傳相片,分享轉貼連結及影片,還可以幫助你增進你對朋友的了解。」
再看看人人網的簡介
「人人網是一個真實的社交網路,聯絡你和你周圍的朋友。 加入人人網你可以:聯絡朋友,瞭解他們的最新動態;和朋友分享相片、音樂和電影;找到老同學,結識 ...」
由此可知,無論FB也好,人人網也罷,終究是種「社群網站服務」(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),「社交」乃其主要功能,當今忙碌的資訊社會,多數人藉由此平台來聯繫感情,甚至擴大同社群交友圈。朋友間分享喜怒哀樂,相互取暖,方為人際交流主要目的,真誠關心對方,哪怕是記住對方的生日,或家中的貓狗這類小事。再者,並非人人都須效法范仲淹憂國憂民,更何況多數人不願因政治歧見而影響友誼,與日本人交心,不會想老談釣魚台之爭,和中國大陸人來往,統獨紛擾當免則免。帶點哲學思考而言,人正是害怕成為人際孤島而有所保留。
話雖如此,平時在網路上看似莫不關心世界的台灣人,倒是曾在日本海嘯、中國川震中,透過網路大力給予關心與捐助,人溺己溺精神堪稱世界之最,如此矛盾行徑,又是另一個有趣現象。
深感蔡同學寫較好的是結尾,是中國年輕世代在高牆內的自勉,亦是提醒我輩切莫困守孤島的暮鼓晨鐘。
「我們每個人,每群人,都有成為孤島的可能性。但是要不要成為孤島,很大程度上不是取決於外部條件,而是取決於自身因素。就像種子被壓制於瓦礫塵土之間,但只要有向上的動力,自己渴望破土而出,終有一天,你會長到你想要的高度。到那時,牆的高低,甚至有沒有牆,都不再重要,因為你長得已經比牆高了許多。」
題外話
近乎一年未造訪人人網,新的時間軸功能,仍是FB的Timeline,音樂盒功能則令人驚豔,各國流行歌曲齊全,冷門的小眾金屬相形之下偏少,但中國畢竟人多,聆聽的廣度不難想像。
姑且不論版權問題,從英文的Ozzy大叔點播到日本清新女聲奧華子,音質不差,遠比Jango、last.fm網路電臺還棒,若說同性質的Grooveshark在西洋歌上勝出,那人人愛聽便贏在廣度,日本歌手細到連專輯、單曲都有,資源豐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