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he Great Transformation: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Karl Polanyi經典名著《鉅變:當代政治、經濟的起源》(The Great Transformation: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),曾是我大學時代國際政治經濟的延伸參考書目,並曾在選修社會系課程中簡略翻閱,同時也是研究所比較政治經濟課程的指定閱讀,想花點篇幅評論這本社會科學的經典之作。

 

由於這本經典並非屬於科普性著作,對於以大眾導向的Blog讀者而言,過於艱澀乏味,但基於知識分享及推廣的立場,最終還是用放了上來,論述也盡量介於大眾與小眾之間,推薦給對社會科學有關注或有興趣的讀者,倘若缺乏興致,就不用浪費時間看下去。

 

世人常批Marx的共產主義是烏托邦幻想,而Polanyi則是反過頭來大力駁斥自由市場主義的烏托邦。全書核心主旨在於「撒旦的磨坊」(Satanic Mill)與「自我保護的社會」(Self-Protection of Society)兩章,砲火猛烈批判資本主義、自由市場失靈下所帶來的弊病,進而強調經濟應從屬於社會之中,而非凌駕於社會之上,後人則用「鑲嵌」(embedded)一詞加以詮釋。

 

具體而言,Polanyi的論述在於:由交換Exchange)、互惠Reciprocity)和再分配Redistribution)構成的社會調節市場,受到國家(重商主義)催化形成的自律市場Self-regulated market)而破壞,市場經濟凌駕社會整體利益,但最終自律市場仍會瓦解,因為將有股社會自我保護力量撥亂反正。最後,Polanyi又強調國家介入撥亂反正的重要性(福利國家)。

 

然而,弔詭的是,既然國家催化了自律市場的抬頭,國家又何須介入加以撥亂反正?另一方面,倘若國家是在社會之中運行,自律市場的問題又從何而來?這豈能用「解鈴還需繫鈴人」一語道破?

 

◎三角對話:PolanyiMarxDurkheim的曖昧關係與問題

常見後人拿PolanyiMarx對話,但卻時而忽略了DurkheimMarxDurkheim探討的是資本主義社會轉型下所帶來的病態,前者強調階級衝突,後者則側重於社會的均衡穩定,作為兩人後進的Polanyi則是進一步探討資本主義、自由市場運作失靈所帶來的弊病。

 

由此看Polanyi似承襲Marx,但書中卻對Marx有犀利的攻擊,強烈批判其唯經濟決定論謬誤(The Econometric Fallacy),以致兩人在分析上大相逕庭;相較之下,Polanyi的論述較趨近於DurkheimDurkheim強調的是衝突之後的「有機連帶」與社會整體,Polanyi則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社會自我保護論述,也是強調社會的集體層面,偏向於社會的功能,換言之,自然也如同Durkheim一派,犯下均衡穩定、功能論之弊。

 

誠如上述,由於PolanyiMarxDurkheim在方法論上都是偏向「整體論」(holism),自然也就無法看到個體的能動性Marx強調的是階級,但卻繞不過階級意識從何而來的高牆,Durkheim一派強調社會的集體,從而忽略了個體理性自利的競逐,而Polanyi側重於制度分析,卻不見創立制度的人,其口口聲聲強調的「社會自我保護」從何而來?國家的推動?社會的自主能動性?利益團體的從中作梗?還是個體的推波助瀾?一切只怕難以自圓其說!

 

◎弦外之音:Polanyi對人類經濟行為分析的貢獻與問題

除了Polanyi探討資本主義運行所帶來問題的貢獻外,其對於人類經濟行為解釋也值得探究,Polanyi結合經濟與社會功能,將人類經濟行為化約為「交換、互惠、在分配」模式,藉此想打破市場經濟的論述,挑戰Adam Smith經濟學的意味濃厚,並引發後來學界「形式論」(Formalism)和「實質論」(Substantivism)的論戰。

 

Polanyi的交換與互惠觀點,與Mauss的《禮物: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》(The Gift: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)中的論述有異曲同工之妙,原因在於Polanyi參照了MalinowskiMauss的著作,基本上就是不脫Durkheim式社會學的論述,強調維持社會的關係。

 

身為Karl Popper信徒的我,較難接受這種探究本質的實質論,其無法概念化、難以操作測量之弊,為不具科學性之論述,但就某些程度而言,我也不否認這種偏向人類學式經濟行為論述的價值,畢竟要觀察人類的行為,自然得放置於當時的時空背景脈絡之下,方能一窺全貌,但問題就出在於當資本主義、自由市場經濟已籠罩整個社會時,人的思考模式是否因而轉變,進而有不同的行為?

 

簡言之,Polanyi這套模式可順利置入於傳統社會(維繫社會關係),但卻在資本主義(個人競爭逐利)當道的今日,無疑是窒礙難行,故Polanyi對於人類經濟行為的解釋模式,難以形成一套有系統的論述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hrimanChen 的頭像
    AhrimanChen

    阿里曼@部落

    Ahrim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